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下称IAIA)10月25日发布最新报告,对过去35年间中国经济与中国航空运输业取得的高速增长与巨大潜力进
行数据解读。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航空公司搭载的旅客数量比35年前水平高出140倍,与之相关的则是经济增长数据,报告指出,剔除物价
上涨因素,2024年中国经济比1982年时水平高出近26倍。
经济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国民有更多资金用于旅游,这也是航空业得到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近五年来,随着中国出境游旅客的高速增长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沿线国家交往的增加,中国的航空公司开始大规模
进军国际市场。
IATA报告指出,中国乘客乘坐飞机出行的次数往往是低收入国家人口的近7倍。(中国居民的购买力已从1982年的约3%,上升至
目前的28%左右)。虽然目前国内旅行仍是推动中国航空运输业大幅增长的主因,但出境客流量日益壮大,尤其是针对亚太地区市场
而言。
近五年来,我国民航的运输飞机由1922架增加到3177架,年运输飞行时间由619万小时增长到1050万小时。客运航空公司超过40
家,规模最大的四家航空集团一改此前更重视国内市场的经营风格,开通了大量新的洲际及地区航线,中国航空公司已经成为中欧及
中美航线有力竞争者。
中国民航局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中国民航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推动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空运输互联互通,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24年底,全行业运输
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是2012年的1.58倍、1.53倍和1.23倍,年均分别增长12.1%、11.2%和5.2%。截至2024年底,
我国航空运输规模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达到26.8%,比2012年提高
11.7个百分点。
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吉原在10月中旬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航不断优化调整航线结构,完
善航线布局,航线网络更加发达,辐射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3794条,比2012年增加了54.4%。按不重
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634.8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93.5%。在通航城市方面,202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达到214个(不
含香港、澳门、台湾),比2012年底增加了36个。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56个国家的145个城市,比5年前分别增长了7.7%、
19.8%。
民航业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吉原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达218座,通用机场达到300
余座。2024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10.16亿人次、1510.4万吨。其中,28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
1000万人次,比5年前增加7座;10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比5年前增加5座。目前,以运输机场为中心、半径100公里的
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全国运输机场密度增至每10万平方公里2.3座。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IATA预测中国将在2024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运输市场。数据表明,中国航空公司每年搭载的
旅客数量在五年间增长了2.33亿人次——通常,这往往需要花费十年时间才能取得这样的增长。
IATA认为,在投资与消费领域实现再平衡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而推动航空客运量进一步增长。未来20年,超半数的新
增航空旅客将来自亚太地区。到2036年,中国航空客运总量将达到15亿人次,新增旅客将达9.21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