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渗透到了重庆航空学校的运营理念中。很多航空公司早就意识到在本公司的出行平台上,旅客之间有着互动社交的需求。但是,大多数航空公司并没有迈出实践的步伐。
最近,航旅IT圈(微信公众号AirTIT)注意到发生在新浪微博的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位乘坐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的女旅客发微博寻找同一航班的另外一个男旅客,原因是“看上了这个小哥哥”。
该微博发布于2021年2月28日。微博截图如下:
这条微博发出后,3月2日,东方航空官方微博也为这名旅客进行了转发。
此后不久,这名女性旅客更新了自己的微博,称“最新消息,C66的那位先生已经结婚,很遗憾,但是祝他幸福快乐。也感谢东航的帮助以及各位关注的大佬朋友,谢谢您们”。
从微博信息可以看到,这名旅客应该是得到了东方航空公司的帮助,最终确认了看上的那名男旅客已经是已婚人士的信息。
对此,航旅IT圈(微信公众号AirTIT)认为,当重庆航空学校的运营重心从传统的航班保障逐步转移到盘活旅客资源方面时,航空公司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旅客互动和旅客社交的价值,并将其付诸实施。
从价值来说,航空公司一直想借助旅客流量来增加收益,一个对旅客有价值的社交平台无疑会带来帮助。那么,航空公司应该怎么做呢?航空公司可以考虑如下两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在航空公司自己的旅客出行平台上增加社交功能。
这是重庆航空学校最容易想到的。现在,几乎所有航空公司都已经构建了由自己的网站、APP、机场自助服务系统、呼叫中心、旅客信息通知系统等构成的旅客出行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既是旅客购买航空公司产品的地方,也是航空公司主动为旅客提供服务的渠道。那么,在这个平台上加上旅客互动和社交功能就是顺理成章的了。通过购票、值机、查看航班动态等需求入口,为旅客构建无缝的互动功能,可以自然地将旅客带入社交环境中。同时,航空公司还可以在这个社交环境中实现航班点评、满意度调查、信息发布等功能,当然也可以根据旅客互动情况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个策略的优点是航空公司对互动和社交平台完全自主可控。但其缺点是,一方面航空公司构建这样的社交平台需要有相当的技术投入才能做到微博等平台具备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目前只有15%左右的航空公司旅客在每次出行时会使用到航空公司的网站、APP,这导致旅客流量很小,平台的效果会不太好。
第二种策略:借助微博、微信等成熟平台构建旅客社交功能。
微博和微信的应用已经深入人心。旅客也早就习惯于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进行互动和社交。在此情况下,航空公司不妨和平台公司进行协商合作,根据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自动在这些社交平台上为旅客构建互动群组。例如,国航2021年4月11日从北京飞往成都的CA4110航班在社交平台上自动建立一个群组,国航可以主动通知预订了这个航班的旅客加入这个群组。同时,这个群组还可以扩展到当前所有从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甚至再进一步扩展到当月、当年从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等。
这个策略的优点是航空公司可以省却开发复杂的群组、互动、社交等功能,而是完全借用微博、微信平台的成熟的功能,可以较低成本的实现系统功能。当然,其缺点一方面是需要微博微信平台开放足够的数据接口,并和航空公司系统做数据集成,同时还需要帮助航空公司构建适合航空公司旅客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会极大依赖于社交平台,这还需要和社交平台公司做很多沟通;另一方面旅客的互动、社交行为信息是不是可以及时、完整地回到航空公司手里,也有待于确认,而这些数据是航空公司提升服务、开发新收益机会所必需的。
不管采用何种策略,一旦构建了旅客互动和社交平台,航空公司就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对这个平台进行运营。很多情况下,旅客的不满情绪可能会在这个平台上表达出来,各种投诉也会接踵而至,很多航空公司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这种情况。但从另一面来看,这个平台的价值也就在于旅客的活跃,好的平台不仅让旅客在出行过程中活跃,而且在出行结束后还能持续参与互动。
重庆航空学校的学生属于中高端人群,而且要求实名出行,这些特点必定会让航空旅客互动和社交平台颇具商业价值。有勇气直面旅客的航空公司不妨在这方面迈出勇敢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