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内科,老龄病人居多。老人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性增加,易被针头穿破导致药液外渗;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一天多次使用甘露醇等高渗性脱水、降颅内压药,对静脉造成很大大的损伤,另外,反复住院的病人血管非常难找。部分患者和家属因费用及置管风险而不愿意留置picc导管或锁骨下静脉导管,我们选择健侧肢体较粗直、弹性好、不影响肢体活动的静脉作静脉留置。为了减轻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及时使用时间性用药,提高护理效率,重庆护士学校的应用及经验浅谈如下:
□选择恰当的穿刺部位
1.一般选双上肢浅静脉,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
2.偏瘫患者患侧肢体活动少,血液循环差,不利于静脉输液,而且静脉输液也影响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故不宜选择患侧肢体应用留置针;对于健侧上肢静脉已穿刺困难或抢救患者时,常选用健侧下肢远端静脉穿刺;患者因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者较多,不宜选择颈外静脉穿刺。
□穿刺技巧
1.对于血管不显露的患者,护士先用双手交替捋3~5次置管的手,人工改变患者表浅静脉血暂时由上向下流向前臂和手掌,随即扎止血带,血管被血液充盈后便易显现出来。
2.临床中背隆掌空杯状手法和握指法更有利于静脉穿刺的成功。嘱病人手部自然放松,手腕下垂,除拇指外四指并拢向掌心面,使手背部隆起,如握空杯状。而操作者用自己的左手握于手背的掌指关节处,形成握手状,这样不仅克服了病人握拳时指掌关节高于手背皮肤妨碍穿刺进针角度的缺点,又使血管充盈、显露、固定之优点,更易于穿刺成功。
3.转动蝴蝶形翼片,检查针芯是否不易于退出,穿刺前应排尽肝素帽内的气体。一般主张采用针头在静脉正上方斜行快速穿刺法,左手拇指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针柄将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度~45度角直刺静脉,对于粗直的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10度左右,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3~0.5cm,接着边送软管边退针芯;对于位置较深,只看见一点影子的血管,见回血后,直接把外套管送进血管,避免继续送针刺破血管。但值得注意的是外套管不应送得太尽,松拳后,由于皮肤松弛易导致软管打折而导致输液停止;另外外套管送尽后,和针口吻合的留置针部份磨擦面积加大,容易渗血;还容易形成瘘口,引起感染。
妥善固定套管针:用无菌敷贴紧贴皮肤,从中间向两边轻按,避免透明膜内留有空气。
掌握封管技术:正压封管,缓慢拔出针头,同时将留置针的塑料锁推上后方可拔针头,注意的是塑料锁应锁在靠近针头的位置,而不应锁在靠近肝素帽的位置,避免血液返流过多而增加留置针堵塞的风险。
静脉留置针现已被临床普遍应用,其使用技术已日趋完善,找到血管是前提、送管退针这一操作是关键。合理选择静脉、正确输入药液。我们根据患者病情、血管条件、输液量选择使用合适静脉留置针后,减少了药液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